顯示器設備廠東捷科技總經(jīng)理陳贊仁指出,今年是臺灣地區(qū)Micro LED的量產元年,在確認量產方案可行之后,臺灣地區(qū)各大顯示器廠明年度可望進一步建置產能,為大量產出鋪路,根據(jù)目前掌握訂單來看,東捷Micro LED產線相關設備的出貨量,將較去年與今年呈現(xiàn)數(shù)倍的成長,成為東捷成長最強勁引擎。
東捷的Micro LED設備備產時間約在6-10個月,因此明年度準備要出的設備均已完成接單,隨著Micro LED設備出貨量增,陳贊仁預期東捷明年度的毛利率也將較今年前3季的21%有“非常顯著的改善”。
以東捷今年前10月營收組合來看,LCD應用設備占比約49%,LED設備占比39%,半導體設備占約5%,智慧物流設備占比約6%,其他產品占比約1%。
圖片來源:拍信網(wǎng)正版圖庫
陳贊仁指出,TFT LCD產業(yè)產能集中在中國大陸,OLED產業(yè)則以韓廠為龍頭,臺灣地區(qū)顯示器廠多將希望寄托在Micro LED技術,由于Micro LED具備廣達-50度至70度的工作溫度,且以玻璃基板為載體可制成高透視度的顯示方案,適合應用在車用抬頭顯示器(HUD)、以及AR/VR等產品。
陳贊仁表示,東捷的Micro LED設備是以雷射技術為核心,聚焦在占Micro LED制程成本最高比重(約30%以上)的巨量轉移與巨量修補設備,并在中國大陸、臺灣地區(qū)等市場布下專利壁壘保護核心技術。陳贊仁并引述研調機構數(shù)據(jù)表示,2023-2027年Micro LED產業(yè)產值的年均復合成長率(CAGR)估將達逾145%,產業(yè)成長動能明確。
受到LCD面板廠縮減資本支出影響,東捷今年前3季獲利為1.06億元(新臺幣,下同),較去年同期的2.5億元縮水,EPS為0.65元。(來源:MoneyDJ)
轉載請標注來源!更多LED資訊敬請關注官網(wǎng)或搜索微信公眾賬號(LEDinside)。